时间:2025-08-23 | 栏目:业界 | 点击:次
从智能客服到自动化设计,从精准营销到供应链优化……当前,生成式AI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,成为企业突破创新瓶颈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
今年初,DeepSeek R1的发布,不但在性能上媲美OpenAI的o1模型,而且成本仅为o1模型的1/30。高性能低成本的部署方案,加速了生成式AI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应用的演进,推理效率、多模态融合及行业渗透成为增长的核心。除此之外,开源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私域AI的发展,AI智能体应用正在企业中加速部署。
在《2025 AI网络技术应用创新大会》活动现场,第一线产品总监徐颉在接受51CTO专访时指出,DeepSeek不仅让私有化部署AI推理服务的成本大幅降低,并且大模型结合知识库进一步提升了AI应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。他表示,借助DeepSeek在大模型能力上的跃升,企业应用市场有望与生成式AI深度融合,提升企业经营效率、优化企业工作流程。
据了解,第一线参编了《2025 AI网络技术应用创新大会》组委会特别发起《AI网络技术白皮书》的编写工作,其中第一线算网技术创新“AI原生超互联架构”纳入了《AI网络技术白皮书》。本白皮书于2025年8月15日发布。
技术架构创新,云边端协同赋能企业 部署私域 AI应用
从“百模大战”到“头部+垂直”的市场格局,大模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技术竞赛、资源整合、生态成熟的深刻转变。如今,更多的企业开始将重点放到应用场景的实践探索中,希望能够借助大模型的能力,为企业业务创新和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。而部署私域AI应用,则成为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。
谈到企业部署私域AI应用,徐颉认为,企业只有将私有数据、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融入大模型之中,进而打造AI原生化的业务形态,让模型生成更符合企业实际业务需求的专业内容,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和解决方案,进而更好地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。
不过,大部分企业在部署私域AI应用的过程中,仍然面临算力交付、模型交付和网络交付等方面的挑战,迫使企业必须寻求新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难题。
为此,第一线于2025年升级AI总线,与华为共同打造了AI原生超互联架构,致力于连接企业私域场景、应用、数据、算力,构建安全隐私的AI基础设施,为企业提供DeepSeek私域部署服务。
徐颉指出,企业部署私域AI应用的第一大痛点,是算力需求与供给的时空错配。通过打造云边端的算力矩阵,实现全球算力资源的动态调度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。为此,第一线依托全新算网架构,并通过持续加强生态合作,融合母公司世纪互联AIDC、合作伙伴算力云、GPU算力云(AI-OCD)、训推一体机等云边端多层次算力,灵活适配了企业不同AI应用场景的大模型部署需求。
笔者观察到,目前大部分企业对于AI算力的需求,正在从集中式向“云-边-端”协同演进,并重点聚焦快速交付、成本优化、低延迟及数据主权。为此,推动混合架构与本地化部署成为当前以及未来的主流趋势。
针对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,第一线在云端依托AIDC与公有云资源构建了分层算力服务体系,在边缘侧将虚拟化边缘云(OCD)全面升级为GPU算力云(AI-OCD),在端侧打造DeepSeek训推一体机赋能企业构建本地化私有大模型应用。
在网络层面,传统公网环境下大模型参数传输常常面临丢包、延迟、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问题,已经很难满足企业部署大模型应用的需求。为此,第一线通过升级企业互联能力、AIDC互联能力和云连接能力,打造了贯穿企业私域空间、不同域、不同主体的AI Cross-Connection能力,满足了企业访问私域AI应用场景、分布式算力协同场景、多云互联协同场景的需求,帮助企业构建了从不同云平台到企业不同私域应用的高速安全连接。
面对算力调度与网络控制多维独立平台,导致资源分配低效的难题,第一线提出了“算网协同”理念正逐步予以实践,通过API对接算力调度平台与网络控制平台,一方面基于历史数据预测算力需求,提前调整网络带宽,实现了算力的智能预判;另一方面,将算力扩容指令自动触发网络带宽升级,全程无需人工干预,实现了算网的智能联动。
徐颉表示,算力资源、网络架构、数据安全防护是大部分企业在部署私域AI应用中遇到的挑战,正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,第一线整合全球算力资源,构建了全新的智算架构,赋能企业高效部署私域AI应用。
服务架构升级, 企业智算一 站式服务 降低AI落地门槛
在企业部署私域AI应用的过程中,往往面临着两大矛盾:一是通用大模型“幻觉”问题严重,专业领域适配性差;二是定制化开发成本高,中小企业难以承受。不仅如此,很多传统企业在部署私域AI应用的过程中,由于缺乏经验,且算力成本过高,导致他们的试错成本过高,这也成为影响大模型应用落地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为了解决传统AI部署需企业自建机房、采购GPU,初始投入费用高,且存在资源闲置风险的问题,第一线还基于创新算网架构推出了企业智算一站式服务。该服务不仅提供了高性能DeepSeek等模型推理/微调服务,并支持一键部署。
此外,第一线正通过与国内和海外的算力服务商合作,整合各地域算力资源,满足企业客户端到端私域访问需求,实现了异构连接、多地算力和多样化用户场景服务,客户只需就近接入第一线任意POP点,通过AI原生超互联架构实现了DeepSeek等大模型私域部署及应用落地。
据介绍,该服务支持按需匹配算力,微调适配应用。通过搭建GPU集群管理平台,实现了第一线 VPN/SD-WAN网络与算力集群网络的打通,并通过第一线融合业务平台直接调用,为客户快速开通私域GPU算力服务。
徐颉表示,针对Deepseek、阿里Qwen等不同参数版本大模型进行优化和底层适配,第一线向客户提供最适合的模型和算力服务。针对垂类行业领域,通过模型微调SFT实现在专业领域的输出表现和准确度。此外,第一线还整合了Dify、OneAPI、Open WebUI,以及各种Agent框架等,协助客户搭建知识助手和智能体应用。
除了提供以上服务之外,第一线还打造了DYXnet ChatV应用、DYXnet ChatBI应用和DYXnet数字人服务,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快速构建相关应用,缩短AI应用的开发周期,为企业办公应用带来更高的效率提升。
生态合作共赢,携手伙伴加速企业AI转型
我们知道,企业构建私域AI应用涉及AI基础架构、模型开发、模型微调与部署等多个方面,只有不同领域的企业携手合作,才能满足企业部署私域AI应用的所有需求。
据了解,第一线不仅联合华为等伙伴构建了AI原生超互联架构,而且与火山引擎、阿里云、华为云等公有云伙伴合作,结合他们的公有云算力,形成了云边端资源池。与此同时,第一线还与火山引擎合作打造了HiAgent私有化部署方案。
在产研侧创新方面,第一线联合合作伙伴打造了云安全等多方面安全服务能力,实现多主体、多架构算力安全调度,对接企业面向“私域”与“公域”各场景的AI训推需求。
据徐颉介绍,针对部署DeepSeek的企业,第一线已经推出了DeepSeek私域部署方案。针对需要快速上线大模型的场景,第一线算力云能够帮助企业在48小时完成算力云交付,并提供独享的GPU算力资源。
徐颉表示,企业AI应用是多元化的,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需求。针对企业打造AI Agent、开展AI互动直播的多元化需求,第一线与火山引擎、腾讯云等伙伴形成AI合作生态,为企业数智化转型输出AI MaaS服务,依托豆包大模型、DeepSeek、智谱、数字人等领先AI服务架构,帮助企业实现业务AI化升级。徐颉强调,第一线与伙伴的合作将不断升级,充分发挥1+1>2协同效应,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持续注入生态级驱动力。
写在最后:
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,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到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中。在这一过程中,企业对于算力需求正在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。如何让企业获得更好的算力服务,提高AI应用的部署效率,并且降低成本,成为很多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。第一线通过技术升级、服务升级和生态合作升级,不断破解企业部署AI中遇到的各种难题,赋能企业加速AI转型。
正如徐颉在采访最后所述,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部署大模型应用的需求,第一线也在加速智变,通过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打造更好的解决方案,同时积极与业界合作伙伴携手,共同应对企业智慧应用场景增长的需求。
采访最后,徐颉还与笔者分享了第一线的技术发展规划。他表示,面向未来,第一线还将全球云网架构升级为智算网络架构,推动自身传统互联服务能力延展升级,结合SDN、网络切片、SASE安全等技术,融合云边端多层次AI算力,承载企业垂类领域的RAG推理应用、模型训练私域数据集、AI智能体交互等新型智算业务。